requestId:68b331b1adc711.26039546.
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
中華人民共和國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[1]
國家統計局
2019年2月28日
2018年,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,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,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統籌推進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,協調推進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,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,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,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、精準脫貧、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,有效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,統籌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、惠民生、防風險,做好穩就業、穩金融、穩外貿、穩外資、穩投資、穩預期工作,經濟運行總體平穩、穩中有進,質量效益穩步提升,人民生活持續改善,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,朝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出了新的步伐。
一、綜合
初步核算,全年國內生產總值[2]900309億元,比上年增長6.6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,增長3.5%;第二產業增加值366001億元,增長5.8%;第三產業增加值469575億元,增長7.6%。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.2%,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0.7%,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2.2%。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.2%,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為32.4%,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的貢獻率為-8.6%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4644元,比上年增長6.1%。國民總收入[3]896915億元,比上年增長6.5%。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[4]比上年下降3.1%。全員勞動生產率[5]為107327元/人,比上年提高6.6%。
圖1:2014-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新華社發
圖2:2014-2018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新華社發
圖3:2014-2018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 新華社發
圖4:2014-2018年全員勞動生產率 新華社發
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9538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,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3137萬人,占總人口比重(常住人口城鎮化率)為59.58%,比上年末提高1.06個百分點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.37臺北汽車材料%,比上年末提高1.02個百分點。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,出生率為10.94‰;死亡人口993萬人,死亡率為7.13‰;自然增長率為3.81‰。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[6]2.86億人,其中流動人口[7]2.41億人。
表1:2018年年末人口數及其構成 新華社發
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586萬人,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3419萬人。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,比上年增加10萬人。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.9%,比上年末下降0.1個百分點;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.8%,下降0.1個百分點。全國農民工[9]總量28836萬人,比上年增長0.6%。其中,外出農民工17266萬人,增長0.5%;本地農民工11570萬人,增長0.9%。
圖5:2014-2018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新華社發
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.1%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3.5%。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4.1%。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5.4%。農產品生產者價格[10]下降0.9%。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月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69個,下降的為1個。
圖6: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月度漲跌幅度 新華社發
表2: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新華社發
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0727億美元,比上年末減少672億美元。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.6174元人民幣,比上年升值2.0%。
圖7:2014-2018年年末國家外匯儲備 新華社發
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。全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[12]為76.5%。其中,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0.6%,比上年提高2.4個百分點;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8.0%,提高2.2個百分點。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2414萬平方米,比上年末減少6510萬平方米。其中,商品住宅待售面積25091萬平方米,減少5072萬平方米。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.5%,比上年末下降0.5個百分點[13]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3.88元汽車機油芯,比上年下降0.20元。全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、農業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分別比上年增長43.0%和15.4%。
新動能持續發展壯大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,戰略性新興產業[14]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.9%。高技術制造業[15]增加值增長11.7%,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3.9%。裝備制造業[16]增加值增長8.1%,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2.9%。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[17]中,戰略性新興服務業[1水箱水8]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4.6%。全年高技術產業投資[19]比上年增長14.9%,工業技術改造投資[20]增長12.8%。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115萬輛,比上年增長66.2%;智能電視產量11376萬臺,增長17.7%。全年網上零售額[21]90065億元,比上年增長23.9%。
脫貧攻堅成效顯著。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(2010年不變價)的農村貧困標準計算,年末農村貧困人口1660萬人,比上年末減少1386萬人[2汽車材料2];貧困發生率[23]1.7%,比上年下降1.4個百分點。全年貧困地區[24]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,比上年增長10.6%,扣除價格因素,實際增長8.3%。
圖8:2014-2018年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和貧困發生率 新華社發
二、農業[25]
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704萬公頃,比上年減少95萬公頃。其中,小麥種植面積2427萬公頃,減少24萬公頃;稻谷種植面積3019萬公頃,減少56萬公頃;玉米種植面積4213萬公頃,減少27萬公頃。棉花種植面積335萬公頃,增加16萬公頃。油料種植面積1289萬公頃,減少33萬公頃。糖料種植面積163萬公頃,增加9萬公頃。
全年糧食產量65789萬噸,比上年減少371萬噸,減產0.6%。其中,夏糧產量13878萬噸,減產2.1%;早稻產量2859萬噸,減產4.3%;秋糧產量49052萬噸,增產0.1%。全年谷物產量61019萬噸,比上年減產0.8%。其中,稻谷產量21213萬噸,減產0.3%;小麥產量13143萬噸,減產2.2%;玉米產量25733萬噸,減產0.7%。
圖9:2014-2018年糧食產量 新華社發
全年棉花產量610萬噸,比上年增產7.8%。油料產量3439萬噸,減產1.0%。糖料產量11976萬噸,增產5.3%。茶葉產量261萬噸,增產5.9%。
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517萬噸,比上年下降0.3%。其中,豬肉產量5404萬噸,下降0.9%;牛肉產量644萬噸,增長1.5%;羊肉產量475萬噸,增長0.8%;禽肉產量1994萬噸,增長0.6%。禽蛋產量3128萬噸,增長1.0%。牛奶產量3075萬噸,增長1.2%。年末生豬存欄42817萬頭,下降3.0%;生豬出欄69382萬頭,下降1.2%。
全年水產品產量6469萬噸,比上年增長0.4%。其中,養殖水產品產量5018萬噸,增長2.3%;捕撈水產品產量1451萬噸,下降5.7%。
全年木材產量8432萬立方米,比上年增長0.4%。
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積72萬公頃,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44萬公頃。
三、工業和建筑業
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05160億元,比上年增長6.1%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.2%。在規模以上工業中,分經濟類型看,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6.2%;股份制企業增長6.6%,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.8%;私營企業增長6.2%。分門類看,采礦業增長2.3%,制造業增長6.5%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.9%。
圖10:2014-2018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新華社發
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,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.9%,紡織業增長1.0%,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3.6%,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4.6%,黑色金屬冶煉臺北汽車零件和壓延加工業增長7.0%,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7.2%,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.9%,汽車制造業增長4.9%,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7.3%,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3.1%,電力、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.6%。
表3:2018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新華社發
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189967萬千瓦,比上年末增長6.5%[29]。其中[30],火電裝機容量114367萬千瓦,增長3.0%;水電裝機容量35226萬千瓦,增長2.5%;核電裝機容量4466萬千瓦,增長24.7%;并網風電裝機容量18426萬千瓦,增長12.4%;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7463萬千瓦,增長33.9%。
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66351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3%[31]。分經濟類型看,國有控股企業利潤18583億元,比上年增長12.6%;股份制企業46975億元,增長14.4%,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6776億元,增長1.9%;私營企業17137億元,增長11.9%。分門類看,采礦業利潤5246億元,比上年增長40.1%;制造業56964億元,增長8.7%;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4141億元,增長4.3%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.49%,比上年提高0.11個百分點。
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61808億元,比上年增長4.5%。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利潤8104億汽車零件貿易商元,比上年增長8.2%,其中國有控股企業2470億元,增長8.5%。
圖11:2014-2018年建筑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新華社發
四、服務業
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84201億元,比上年增長6.2%;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0550億元,增長8.1%;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6023億元,增長6.5%;金融業增加值69100億元,增長4.4%;房地產業增加值59846億元,增長3.8%;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32431億元,增長30.7%;租賃和Bentley零件商務服務業增加值24427億元,增長8.9%。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1.4%,營業利潤增長6.5%。
圖12:2014-2018年服務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新華社發
全年貨物運輸總量515億噸,比上年增長7.1%。貨物運輸周轉量205452億噸公里,增長4.1%。全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33億噸,比上年增長2.7%[32],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42億噸,增長2.0%。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4955萬標準箱,增長5.2%。
表4:2018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新華社發
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79億人次,比上年下降3.1%[33]。旅客運輸周轉量34213億人公里,增長4.3%。
表5:2018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新華社發
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24028萬輛(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906萬輛),比上年末增長10.5%,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0730萬輛,增長10.9%。民用轎車保有量13451萬輛,增長10.4%,其中私人轎車12589萬輛,增長10.3%。
全年完成郵政行業業務總量[34]12345億元,比上年增長26.4%。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26.8億件,包裹業務0.2億件,快遞業務量507.1億件,快遞業務收入6038億元。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[35]65556億元,比上年增長137.9%。電信業新增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[36]17267萬戶,達到259453萬戶。年末全國電話用戶總數174835萬戶,其中移動電話用戶156610萬戶。移動電話普及率上升至112.2部/百人。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[37]40738萬戶,比上年末增加5884萬戶,其中固定互聯網光纖寬帶接入用戶[38]36833萬戶,增加7440萬戶;移動寬帶用戶[39]130565萬戶,增加17413萬戶。全年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711億GB,比上年增長189.1%。全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[40]完成軟件業務收入63061億元,按可比口徑計算,比上年增長14.2%。
圖13:2014-2018年快遞業務量及其增長速度 新華社發
圖14:2014-2018年年末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和移動寬帶用戶數 新華社發
五、國內貿易[41]
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,比上年增長9.0%。按經營地統計,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25637億元,增長8.8%;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5350億元,增長10.1%。按消費類型統計,商品零售額338271億元,增長8.9%;餐飲收入額42716億元,增長9.5%。
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,糧油、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.2%,飲料類增長9.0%,煙酒類增長7.4%,服裝、鞋帽、針紡織品類增長8.0%,化妝品類增長9.6%,金銀珠寶類增長7.4%,日用品類增長13.7%,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8.9%,中西藥品類增長9.4%,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.0%,家具類增長10.1%,通訊器材類增長7.1%,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8.1%,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3.3%,汽車類下降2.4%。
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70198億元,比上年增長25.4%,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8.4%,比上年提高3.4個百分點。
六、固定資產投資[42]
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45675億元,比上年增長5.9%。其中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635636億元,增長5.9%。分區域看[43],東部地區投資比上年增長5.7%,中部地區投資增長10.0%,西部地區投資增長4.7%,東北地區投資增長1.0%。
在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中,第一產業投資22413億元,比上年增長12.9%;第二產業投資237899億元,增長6.2%;第三產業投資375324億元,增長5.5%。民間固定資產投資[44]394051億元,增長8.7%,占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的比重為62.0%。基礎設施投資[45]增長3.8%。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長1.4%。
圖15:2014-2018年三次產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比重 新華社發
表6:2018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增長速度 新華社發
表7: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新增主要生產與運營能力 新華社發
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20264億元,比水箱精上年增長9.5%。其中住宅投資85192億元,增長13.4%;辦公樓投資5996億元,下降11.3%;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4177億元,下降9.4%。
全年全國棚戶區住房改造開工626萬套,基本建成511萬套。全國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汽車冷氣芯困戶危房改造157萬戶[48]。
表8:2018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 TC:osder9follow7
發佈留言